同理心拯救世界

[畢業後找工作] 面試歷程篇

一直到我決定工作前,我一共面試了三家公司,全部都是在104接洽的。

先說明我的履歷,我職缺需求寫的有:程式設計師、高階秘書、UI/UX設計師。

關於我的技能介紹可以參閱我的另一篇文章:作品集與簡歷準備篇

進入正題…

interviewProcess


1. [台北] 某集團旗下新創公司 — JAVA程式設計 鴻海 智聯運動科技

該公司位於該集團的某個廠區,管控較嚴格所要攜帶的電子產品皆需事先登記,出入也需要換證,未事先登記姓名者無法進入。

進入後首先給半小時獨自在會議室中寫單面試卷個人資料表面試官約三十多歲的資深技術經理

試卷共5題,內容大約是:資料庫資料表join、JS JQuery Ajax、MVC、基本物理數學(速率)、智力測驗(划船渡河機智題)

個人資料A4雙面填寫,有特別被提出來討論的內容大約有:個人優缺點、對此職位的未來規劃與期望、培訓紀錄、求職意向

詳談之後才知道,因為是新創公司所以希望可以招全端工程師,也因此JAVA程式設計的職缺才會考非JAVA的考題。

由於本次是我第一個面試,所以在問題的應答上明顯的青澀。

我當時也沒有事先深入研究面試問題應如何應答較佳,所以都是非常誠實的回答所有問題。

而且有很多問題當下才第一次思考,明顯就被猜到是第一次面試。

整個過程談論的重點可分為下列幾點:

考題

針對每題細節討論,為了解我是否具備每一題所指向的能力。

如果有答題不完全的部分,面試官會細心地進行講解。

公司

在討論考題時,也針對公司目前情況說明,講解需要這些能力的原因是想收全端工程師。

但一直強調薪資會關係於個人表現,包含和同事相處與互相幫助、績效表現、積極進取等,其實聽下來範圍很廣泛XD

結論就是薪水固定難以調整,但是獎金可以控制。

職涯

透過簡歷作品集與方才填寫的個資表分析完我的專業能力後,讓我選擇想要做全端、前端、後端還是另擇他途專做設計。

我其實沒想過放棄程式能力,但也沒深入想過自己真正想要哪一種工作生涯。

為了盡力在此次面試表現完善,也為了爭取到此職缺,我最後回答前端程設。

履歷投遞到面試 11天 / 一對一面試 / 總計面試時間 3.5hr / offer get / 約3XK*14+獎金不定

本次面試我收穫非常多,除了有了很好的面試練習之外,結束之後我也好好的思考了自己喜歡做的是什麼。


2. [台中] 某博弈科技公司 — 網頁遊戲開發 數碼博

面試二就在面試一的隔天,連續兩天跑台北台中在加上待業期間作息的不正常,導致我面試完之後暴睡了一天XD

該公司位於台中某新辦公大樓內,由大門進入後由觸控面板自動發配磁卡通過閘道與電梯。

兩位面試官進行面試,兩位皆為三十中旬以上的資深工程師,但負責的部分不同。

整個面試過程大約可分為下列幾個大重點:

講解職缺需求

說明由於想把該公司的遊戲漸漸轉型為html的形式,目的是為了響應行動裝置趨勢以及節省多平台的開發成本。

也針對公司產品進行介紹和展示,除了博奕遊戲之外還包含金融相關產品。

了解專業能力與實作經驗

我以作品集為基礎加上其臨時提供Macbook讓我及時連接部分有上線的作品進行講解,藉此來讓他們了解我的專業能力是否符合他們的需求。

薪資與未來發展的討論

說明由於台灣法規緣故,因此無法自網路上得知太多博弈公司相關訊息。

台灣有許多博弈相關科技產業,但市場大多在國外。

由於我先前有大略查了台中薪資普遍較台北低5-10K左右,因此我保守的提出40-45K的要求。

但事後得知,其實以我的未來潛在貢獻可提出更高的價位,因為博弈相關的利潤皆偏高。

唯一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未來以及國家發展有抱負的人,可能發展性較為不足。

履歷投遞到面試 2天 / 二對一面試 / 總計面試時間 1hr / offer get / 約45K*13up+分紅

本次面試完後我順便逛了逢甲商圈,還約了老同學吃了飯。

很巧的是我的老同學剛換了工作,而且也剛好是博弈科技相關企業 (台中福利最好的博弈科技公司)(台中博弈科技產業福利最佳的公司)

和老同學聊天了之後,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未來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3. [台北] 某財團法人的數位部門 — 美編設計 資策會數位所

該主管審閱完我履歷中附加的作品集和簡歷的電子檔後,便回覆說覺得我的資料很清楚並指派一位助理聯絡另一位人員為我面試。

另外,該主管也指派了一項額外任務給我,此部分將會於另一篇文章進行說明。

到了該大樓,首先向保全換證登記後,再進入指定樓層透過分機聯絡該名助理(其姓名是我人生中認識的第三個完全同名的人,真是最厲害的菜市場名XD)。

和隨行友人一同被領入一間會議室後,友人便被允許從頭到尾直接坐在一旁當觀眾(我以為會有等待區,結果沒有XD)。

整個面試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一位非主管級人員進行面試,但我並無明顯感受出其負責的領域專業,猜測應為一般工程師。(最後才知道他是厲害的資深後端工程師)

第二階段是在第一階段通過之後,另外再約一次時間的面試。

因為主管當時候在國外又卡到連續國定假期,因此兩次中間間隔了15天。(挖原來這麼久@@)

第一階段面試

整個面試流程大約分為下列幾個重點:

自我介紹

面試到了第三家終於遇到要我先自我介紹的面試官了XD

我首先從我年紀開始講,大概講一下因為我是預研生所以較同屆人少一歲。

接下來以作品集內容為基礎,開始介紹我所具備的能力和經驗。

碩士論文討論

面試過程中應是由於公司特性的緣故,他針對我論文做了很多探究。

也因為這個職缺的需求和我的論文核心(HCI)相符合,所以才花比較多時間討論。

指定任務驗收

因為我沒有平板或筆電,因此我將指定任務成果彩印出來帶去,現場以紙本進行討論。

本職缺未來工作內容說明

104上本職缺說明的工作內容包含:網頁和手機UI、影片拍攝製作、DM設計。

在最後QA時間我詢問之下,得知本職缺未來將主要先針對公司系統UI進行設計的改善。

且面試官也很親切的主動告知我未來可能遭遇的困難,以及特別講解未來設計須逐步推出漸進式的設計稿才會利於最後成果的技巧。

薪資

最後詢問我期望的薪資,讓他可以上報主管,我答了45-50K。

履歷投遞到面試 6天 / 一對一面試 / 總計面試時間 1.5hr / opportunity get / 約45-50K

第二階段面試

這天是入秋前的第一個傾盆大雨天,我沒帶傘淋著雨進了公司。

到了會議室我將濕淋淋的外套掛在其中一張椅子上晾乾,冷氣很強。

助理倒了一杯冷水給我,主管因為車子壞掉在路上耽擱了約半小時。

我一直以為主管是女生,因為電子郵件是英文ID,我看著很像女生XD

結果面試官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科技人,好像是台大博班某系出來的。

上次面試官最後表示:第二階段面試主管會進一步說明工作內容還有薪資,所以我以為他進來就要開門見山談了。

結果不是,根本從頭重新來一次,糟糕的是我講得比上次差,主管完全沒有什麼耐心XD

剛開始我照著上次面試的脈絡打算再鉅細靡遺地講一次,殊不知我犯了大忌

所以當過程中我觀察到主管表情不是微笑或滿意的時候,我都盡量加快腳步挑最重要的講。

到最後我把我的實作經驗全部大略介紹一次後,主管講了一句:「你的本質很好,且各項能力都不錯,但是我抓不到你的重點」。

他更進一步表示:這樣的話我找任一個你會的領域專精的人就可以取代你,你的特色是什麼?

這時我才知道前面三次面試都是非常和藹可親的,都以一種對待新鮮人的親切態度在對我。

受挫之餘,我馬上意識到我必須說服他,畢竟這確實是我想要的職缺。

因此我拿了我前面幾次面試都沒帶到的碩士論文出來,然後我說就是這個。(現在想想還真是呆XD)

我先大略介紹一下碩論,再說明我目前認為自己最熟悉的內容是HCI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

結果主管又說:「其實UX是很主觀的」,他用科技人的角度評論了自己不熟悉的UI/UX領域,講到我有點想揍他

他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只是熟UX,我覺得我們可能不需要。(WTF你確定?)

雖然他那樣講,但畢竟態度不是很差的,而且我感覺起來他也是有彈性的人。

因此我再次拿起作品集,我簡述幾個我認為目前最能證明我前端實力的作品,並在最後表示:我是具備前端實作的基本能力,又了解使用者經驗的人才。(缺的等這關過了再練XD)

最終他才妥協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驗收額外任務(關於任務內容可以在另一篇文章詳閱)

事實上另一篇文章是我這次面試的前一天才寫的,老實說我如果沒將腦中所想整理成詳細文字出來,我可能就失去這個offer了。

我將任務的設計理念整理成一張A4紙,因為我沒有平板或筆電,所以需要呈現的東西我都紙本彩印出來。(7-11一張10元真是搶錢QQ)

我把每一個設計理念和細節一一說明清楚,每一步都是有原因有理論支持的,都不是主觀判定任意設計的。

根據我的觀察,講解設計理念不到1/4,主管就已經被我說服了。(YES! 終於R)happy

而後他回饋我一點東西,他大約的意思就是:未來實際做了之後應該從CP值最高的地方先改起,像這樣大幅度變動可行性不高。

最後,他提出了兩個職缺讓我選擇,一個是在這個公司內安穩地做,另一個是先待這明年到他新公司去。

接下來當然是各種新公司的理解,還有我腦袋的瘋狂運轉。

我先講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喜歡變化和挑戰的人。(如果玩遊戲,我喜歡打新關卡,不喜歡刷素材)

但我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我有點完美主義和潔癖,也是就是說:大陸的且行且走理念我非常需要學習。

而關於目前的職涯規劃:

短時間內,我希望自己可以在不嚴重危害健康的情況下,盡量充實自己。

長時間來說,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厲害且快樂的人,並賺到滿意的

所以呢,結論是我選了新公司那邊,雖然事後我覺得自己當下有點暈頭,但是希望選的不會太差XD

原本我面試的這個職缺是我想要的原因是:我喜歡這個環境可以東西,而且也不會太累可以另外賺更多錢(這部分就比較不一定)

如果新公司的話會比較累,但是可以學更多東西。(前提是新公司不失敗的話XD)

兩邊都有各自的風險,但人生就是一連串不斷的決定。

我選擇了什麼,我就要面對什麼。

接下來11/6開始報到工作,未來如何,未來見分曉了

面試階段一到二 15天 / 一對一面試 / 總計面試時間 2hr / offer get / 約43K*13 (600K/年)

補充:因為主管當時出國,又剛好遇到國定連續假期,所以中間隔了半個月時間。


總結來說,我根據自己的面試經驗整理出下列幾點面試需要注意的重點:(圈圈代表需要做的;叉叉代表須注意不能做的)

[O] 了解自己

這真的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事情,有看另一篇文章資料準備篇的人更應該知道,和製作任何有關自己的資料一樣,了解自己整理自己都是最基本且重要的部分。

要清楚自己的能力目前到哪邊並且知道自己喜歡或是想要的是什麼,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因為決定自己的工作就是人生規劃的其中一個關鍵部分。

[O] 清楚產業相關知識

不管所欲從事的工作是否與求學專業相同,做什麼就應該要像什麼。

事先了解與該產業相關的知識是很重要的,至少也應該仔細閱讀職缺上所提出的需求,審視自己是否符合。

[O] 隨時加強學習

如果想要某個職缺,但是自己有幾項需求不符合的話,盡快擬定甚至開始執行加強計畫。

不是離開學校就停止學習了,離開學校才更應該好好發揮自我學習的這項技能。

[X] 不久留某職位

要爭取某項職缺就代表真的想要做那個工作了,就算未來有創業或是往其他企業發展的打算,也不能在面試過程中表露出來。

我曾聽過某面試官說:「如果說打算學完想學的就想走人了,那說白了就不必浪費彼此時間了。」

因此,投遞履歷答應前往面試的話,便等於有意在該公司做該工作,這樣對人力資源市場來說才是比較好的現象。

[X] 不重視隱私保密

對於先前工作過的公司內部相關機密資料不應毫不避諱的透漏,即便離開該公司也應為其著想。

[X] 講壞話

肆無忌憚地向面試官坦露任何其他的壞話是非常不好的,就算是平日的人際關係也不應如此。

其實與上一點一樣影射效應會造成許多不好的影響,多一點同理心都是比較好的。


以上就是我畢業後到就業前的面試經驗分享,希望你有找到你想要的資訊。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下方回應處提問,我都會盡力回答,留下e-mail可以更容易接收到回復訊息哦。



2 thoughts on “[畢業後找工作] 面試歷程篇”

  • 現在才發現你寫的這些文章
    覺得寫的都很不錯!
    希望工作蜜月期結束後
    正式開始工作後
    可以學到你想學的
    但也要記得照顧自己的健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向上滑動